苏轼夜游承天寺

写作类型和用途:作文;文章题目:苏轼夜游承天寺;写作要求:扩写记承天寺夜游;

扩写记承天寺夜游
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,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睡觉,突然看到皎洁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户上映射进来。突然一下子间似乎想到什么,急穿上鞋子,穿好衣服,往承天寺去。路上心里想着,最近的日子中太过无聊,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,今天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样遭遇的张怀民。

走到寺门口有两个和尚走了出来施主,请问您有何贵干?我回答道,我想进去看看,顺便找一下张怀民。和尚说道,张施主刚好今晚也在寺里,您请进。

我走进承天寺,看到怀民的房间还亮着灯,怀民亦未寝,一番寒暄后,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漫步、谈心。我们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,看着满天繁星,聊着往事。这时,怀民说起了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一场官司,我感慨万千,不禁吟咏起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”

夜渐深,月光洒在承天寺的每个角落,我们谈到了文学,谈到了人生。这一夜,我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,那些激扬文字、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日子。月光如水,洗涤了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找回了初心。

在承天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,我们告别时,怀民说:“今夜月色真美,真可谓'千里共婵娟'。”我说:“是的,我们都要珍惜这样的时光,毕竟人生难得几回闲。”

那晚,我回到家中,躺在床上,月光仍然照进屋子,我心中充满了感慨。不禁想起了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的诗句:“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”

这次夜游承天寺的经历,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,也让我更加珍视与朋友间的友谊。我将永远铭记这一夜的美好时光。